水热实验是合成高性能纳米材料的常见实验之一。由于涉及到高温高压,所以进行水热实验时如果不注意仪器状态与操作规范,将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前期调研中发现,我校使用水热反应物人数多、各类反应体系复杂,但相关实验、操作过程却不尽规范,为此,我校特邀请清华大学化工系杜奕老师为我校师生进行水热反应釜标准操作程序专项培训。培训由安全办主办,化工学院承办,通过钉钉群直播的方式于4月8日下午在线上展开。
培训开始后,杜老师对我校水热反应釜使用现状的前期调研进行了分析,指出需要特别关注的环节。通过事故树法分析真实案例,说明了一个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都有哪些,并特别强调实际操作人员应如何判断各类安全隐患。她还分享了清华大学化工系的《水热釜标准操作程序》,使大家对水热实验规范操作有了更系统、全面的了解。
整个培训理论梳理与实操讲解相结合,案例警示与规范引导相呼应,获得好评的同时也启发了广大师生关于实验安全的思考:化工学院老师表示本次水热反应釜培训收获颇多,反应液体装填量不超过反应釜体积2/3、加热设备注意温控(如用马弗炉需要特别注意)、反应釜应从有资质单位订购(不要从淘宝上随意采购),非水体系、产生气体体系需特别注意,应进行模拟计算。这些平时容易忽视的事项得到明确。希望还能举行这类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材料学院老师高度评价了杜老师关于清华大学水热釜使用案例的分析,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以小见大向我们说明了应急处理方法、事故原因分析然后扩展到水热釜的使用注意事项,内容细致到如何正确计算装填量,系统全面,实用生动。理学院学生表示培训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水热实验的知识,更增长了安全意识。也使他认识到实验安全隐患并不只存在于课件的PPT上,更存在于我们身边。他还指出培训中提到的通过理论计算去计算反应釜内压强,对今后的实验操作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杜老师随后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交流,并一一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李晨晨)
